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补光指示灯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连接以能够控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补光指示灯组不仅能为人脸识别提供补光,而且能在能见度低的环境中提供指示。
公开号:CN214335821U
申请号:CN202022754286.6U
申请日:2020-11-2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魏胜君
申请人:Zhongshan Polytechnic;
IPC主号:G07C9-3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对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n0002] 随着楼宇对讲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在楼宇对讲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的应用于楼宇对讲中的人脸识别装置可以利用设置在其上的灯组在用户靠近时提供补光,从而便于对人脸进行准确识别。
[n0003] 然而,当环境能见度低时,由于普通的人脸识别装置没有设置指示照明灯,用户难以迅速地找到人脸识别装置,使用体验欠佳。
[n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补光指示灯组不仅能为人脸识别提供补光,而且能在能见度低的环境中提供指示照明。
[n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补光指示灯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连接以能够控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
[n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07]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在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补光,减小了补光不均匀导致人脸识别失败的可能性,另外,当环境能见度低时,所述灯组能够提供指示,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人脸识别装置,从而进行人脸识别,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n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调光驱动模块,所述调光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连接,所述调光驱动模块能够调节施加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的工作电压或者工作电流以控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
[n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光指示灯组至少包括一条灯带,并且所述灯带围绕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呈环形分布。
[n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光指示灯组包括指示照明灯和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环绕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边缘内侧,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指示照明灯以及所述补光灯电性连接以能够分别控制所述指示照明灯以及所述补光灯工作。
[n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辅助补光灯组,所述辅助补光灯组设置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一侧,所述辅助补光灯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链接。
[n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人体检测传感器,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n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n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皆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n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摄像头。
[n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活动挡光机构,所述活动挡光机构设置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上方,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活动挡光机构电性连接以能够驱使所述活动挡光机构展开遮挡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上方的光线。
[n001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n001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补光指示灯组和辅助补光灯组的工作框架图;
[n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补光指示灯组和辅助补光灯组的工作框架图。
[n0025] 附图标记:
[n0026] 壳体100、人体检测传感器110、亮度传感器120、显示屏130、按键140、活动挡光机构150、人脸识别模块200、控制模块300、补光指示灯组400、指示照明灯410、补光灯420、调光驱动模块500、辅助补光灯组600。
[n002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沙袋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n0030]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n00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00、人脸识别模块200、控制模块300以及补光指示灯组400,人脸识别模块200设置在壳体100上,控制模块300与人脸识别模块200电性连接,补光指示灯组400设置在壳体100上,控制模块300与补光指示灯组400连接以能够控制补光指示灯组400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因此,当人脸识别模块200在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时,补光指示灯组400能够在控制模块300的控制下提供补光,减小了补光不均匀导致人脸识别失败的可能性,另外,当环境能见度低时,补光指示灯组400能够提供指示,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n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光驱动模块500,调光驱动模块500分别与控制模块300以及补光指示灯组400连接,调光驱动模块500能够调节施加于补光指示灯组400的工作电压或者工作电流以控制补光指示灯组400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
[n0034] 具体地,调光驱动模块500能够接收控制模块300发出的控制信号,随后生成相应的调光驱动信号并且发送至补光指示灯组40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光驱动模块500包括一个PWM信号调制的调光控制芯片,通过使用不同的PWM信号对补光指示灯组400进行调制以改变补光指示灯组400的亮度。当需要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指示照明功能时,调光驱动模块500使用占空比较小的PWM信号进行调制,能够使得施加于补光指示灯组400的电压或者电流较小,从而使得补光指示灯组400发出较弱的光以提供指示照明;当需要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补光功能时,调光驱动模块500使用占空比较大的PWM信号进行调制,能够使得施加于补光指示灯组400的电压或者电流较大,从而使得补光指示灯组400发出较强的光以提供补光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光驱动模块500还包括一个三极管。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调光驱动模块500还包括一个MOS管。
[n0035] 另外,控制模块300可以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当单刀双掷开关拨向一边时发出指示照明控制信号,当单刀双掷开关拨向另一边时发出补光控制信号;控制模块300还可以包括一个设有三个档位的电控旋钮,第一个档位为关闭档,第二个档位为指示照明档,第三个档位为补光档。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补光指示灯组400至少包括一条灯带,并且灯带围绕人脸识别模块200呈环形分布。
[n0037] 具体地,灯带的数量可以为一条,形状呈环形;灯带的数量也可以为多条,形状呈长条形,多条灯带头尾依次相连后整体呈环形。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补光指示灯组400包括指示照明灯410和补光灯420,补光灯420围绕人脸识别模块200呈环形分布,控制模块300分别与指示照明灯410以及补光灯420电性连接以能够分别控制指示照明灯410以及补光灯420工作。
[n0039] 具体地,控制模块300可以包括两个电控开关,也可以包括两个电控按钮。当第一电控开关闭合或者第一电控按钮被按下后,指示照明灯410发光;当第二电控开关闭合或者第二电控按钮被按下后,补光灯420发光。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照明灯410和补光灯420皆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一般情况下,指示照明灯410和补光灯420有如下几种工作状态:第一,指示照明灯410不发光,补光灯420发光;第二,指示照明灯410发光,补光灯420不发光;第三,指示照明灯410不发光,补光灯420不发光;第四,指示照明灯410发光,补光灯420发光。
[n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补光灯组600,辅助补光灯组600设置在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一侧,辅助补光灯组600与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n0041] 具体地,辅助补光灯组600可以与补光指示灯组400的补光功能共用同一个开关或者按钮控制,也可以另外使用一个开关或按钮单独控制辅助补光灯组600。辅助补光灯组600在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指示照明功能的时候不会发光,其仅在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补光功能时发光,在补光指示灯组400补光的基础上,提供二次辅助补光,增强整体补光效果。
[n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人体检测传感器110,人体检测传感器110与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n0043] 具体地,人体检测传感器110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也可以是热红外感应器。人体检测传感器110进行检测时,会向控制模块300发送一个第一反馈信号,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第一反馈信号会发生变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控制模块300收到变化的第一反馈信号后,会向调光驱动模块500发送补光指令信号,随后调光驱动模块500控制补光指示灯组400和辅助补光灯组600分别提供补光功能和辅助补光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模块300收到变化的第一反馈信号后,会向补光指示灯组400发送补光指令信号,随后补光灯420受控发光以提供补光功能。
[n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亮度传感器120,亮度传感器120与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n0045] 具体地,亮度传感器120在进行检测时,会向控制模块300发送一个第二反馈信号,不同亮度环境下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大小或者电流值大小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亮度越低,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越小。因此,可以预先对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设定一个标准值,该标准值对应着一个标准亮度,当第二反馈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或者电流值低于标准值时,说明外界环境的实际亮度低于标准亮度,需要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指示照明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控制模块300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低于标准值时,控制模块300会向调光驱动模块500发送指示照明指令信号,随后调光驱动模块500控制补光指示灯组400提供指示照明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控制模块300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低于标准值时,控制模块300会向补光指示灯组400发送指示照明指令信号,随后指示照明灯410受控发光以提供指示照明功能。
[n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屏130和按键140,显示屏130和按键140皆与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n0047] 具体地,显示屏130在人脸识别模块200不工作时,可以进入待机页面,仅仅显示时间、楼宇幢数等一些基本信息,在人脸识别模块200工作时,显示屏130能够显示人脸识别的相关信息,辅助用户完成人脸识别。
[n0048] 另外,按键140可以分为信息输入按键和功能按键,其中信息输入按键可以是数字按键,便于用户输入访问的对象的门牌号,功能按键可以是人脸识别功能按键和灯组亮度调节按键,用户能够主动启动人脸识别模块200以及调节补光指示灯组400的亮度。
[n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模块200为摄像头。
[n0050] 具体地,摄像头一方面能够获取人脸图像信息以便进行人脸识别,另一方面能够为楼宇住户提供实时监控,住户能够通过摄像头看到来访的外来人员的模样,以此判断是否打开门禁让其通行。
[n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还设置有活动挡光机构150,活动挡光机构150设置在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上方,控制模块300与活动挡光机构150电性连接以能够驱使活动挡光机构150展开遮挡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上方的光线。
[n0052] 具体地,可以对上述的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设定一个阈值,当亮度传感器120向控制模块300发送的第二反馈的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或者电流值大于该阈值时,控制模块300会向活动挡光机构150发出控制信号,使得活动挡光机构150展开,为人脸识别模块200挡光,减小了光线太强导致人脸识别失败的可能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挡光机构150可以为一个伸缩挡板,其一端与壳体100连接,另一端在人脸识别模块200需要挡光时能够从壳体100中伸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挡光机构150还可以是一端与壳体100铰接的挡板,其能够绕着铰接部分旋转摆动至一定角度,为人脸识别模块200挡光。
[n005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人脸识别模块(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
控制模块(300),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电性连接;
补光指示灯组(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控制模块(300)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连接以能够控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包括指示照明灯(410)和补光灯(420),所述补光灯(420)围绕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呈环形分布,所述控制模块(300)分别与所述指示照明灯(410)以及所述补光灯(420)电性连接以能够分别控制所述指示照明灯(410)以及所述补光灯(420)工作。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驱动模块(500),所述调光驱动模块(500)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300)以及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连接,所述调光驱动模块(500)能够调节施加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的工作电压或者工作电流以控制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产生至少两种不同的亮度。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指示灯组(400)至少包括一条灯带,并且所述灯带围绕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呈环形分布。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补光灯组(600),所述辅助补光灯组(600)设置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一侧,所述辅助补光灯组(600)与所述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人体检测传感器(110),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110)与所述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亮度传感器(120),所述亮度传感器(120)与所述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屏(130)和按键(140),所述显示屏(130)和所述按键(140)皆与所述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为摄像头。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活动挡光机构(150),所述活动挡光机构(150)设置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上方,所述控制模块(300)与所述活动挡光机构(150)电性连接以能够驱使所述活动挡光机构(150)展开遮挡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00)的上方的光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3615850A|2014-03-05|冰箱
CN214335821U|2021-10-0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EP2553674A1|2013-02-06|Verfahren zur ausleuchtung eines lichtkastens
JP2015152314A|2015-08-24|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CN106161963A|2016-11-23|一种具有监控角度调节功能的监控系统
US10753885B2|2020-08-25|Floor board unit, floor board and IoT home system
KR101557742B1|2015-10-06|실내조명 시스템
DE102014109145B4|2021-08-05|Computerbildschirm umfassend eine Matrixanzeigefläche und eine Statusanzeige
CN208300096U|2018-12-28|一种带监控装置的灯
CN111290209A|2020-06-16|激光光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02145U|2017-01-18|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CN103428940A|2013-12-04|一种led信号灯及控制电路
CN206851115U|2018-01-05|一种宿舍用照明控制系统
JP2004292116A|2004-10-21|エレベータの停電灯装置
CN111605426A|2020-09-01|一种充电桩状态指示系统
JP2870976B2|1999-03-17|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KR101621213B1|2016-05-16|항해등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203657352U|2014-06-18|冰箱
DE102016104486A1|2017-09-14|Beleuchtungssystem mit Signalisierung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CN211606894U|2020-09-29|智能灯控系统
CN207266345U|2018-04-20|双色三档室内灯控制电路
KR20010031523A|2001-04-16|표시장치
JP2003067859A|2003-03-07|火災受信機
CN212905937U|2021-04-06|一种磁控门开关
CN107529260A|2017-12-29|一种多功能智能照明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54286.6U|CN214335821U|2020-11-24|2020-11-24|一种人脸识别装置|CN202022754286.6U| CN214335821U|2020-11-24|2020-11-24|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返回顶部]